母女3人吃后,9岁小女儿不幸身亡!这玩意再好吃也不要碰,有剧毒!

母女3人吃后,9岁小女儿不幸身亡!这玩意再好吃也不要碰,有剧毒! 野蘑菇 作为“山珍” 自然是很多吃货的最爱 每年都会有不少人 跋山涉水去到深山老林里 找寻这一人间美味 公园花坛、路边草地 也能见到不少疯长的野生蘑菇 可野生菌虽味美 但很有可能藏有剧毒 6-10月 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盛期 有毒的种类繁多 即使有采摘食用习惯的人员 也很难识别 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 母女3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9岁小女儿不幸身亡 7月13日,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五竹镇刘家堡村母女3人因食用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目前,9岁妹妹已不幸身亡,母亲和姐姐还在重症监护室透析治疗。 7月14日下午,记者在交大一附院急诊科ICU病房见到了妈妈和姐姐。两人身上插满管子,孩子的姨妈、姨父和舅舅在床边照料。 孩子的姨妈说:“我姐在家附近一所学校当保洁员。12日下午,她下班回家时看到路边灰白色的小蘑菇长势不错,很像她小时吃的,就采了些回家做菜,没想到竟是毒蘑菇。我姐今年36岁,大外甥女15岁,身体一直都不错。中毒后,大外甥女目前连控制大小便都有些困难。我姐则不停地呕吐,还因为‘害死了’小女儿不停地唉声叹气。两人现在都只能进食流食,因在体外透析,两人身上都冰凉凉的,所以老喊冷。” 前日,记者看到了家人用手机后来补拍的蘑菇照片,每朵看起来和香菇大小差不多,但根部和蘑菇头部的底色都是白色,只是头部上面有一圈圈的深色花纹,还有一种更小的呈黄色的蘑菇。 毒蘑菇 据孩子父亲说,3人大约食用了1斤半的蘑菇,是两种蘑菇搅在一起炒了一盘菜。“12日晚我下班回家时,3人的精神状态还都不错。可到后半夜,3人就同时出现呕吐、拉肚子症状。13日一早,先到鄠邑当地医院治疗,医生建议转院,就赶来西安治疗。” “交大一附院的医生建议小女儿去儿童医院治疗。但我一人忙不过来,只好先等大女儿的化验结果,显示只有3项略高,不严重。我们才又返回鄠邑家中观察。期间因为她们3人都拉肚子,我一直给补充白糖水。但到晚上时,小女儿的脸色突然不好,紧急送到医院后,很快就离开人世。” 中科院西安分院科普业务主管、生态毒理学博士李勃说,从家属提供的照片初步鉴定,致使母女3人中毒的菌为肉褐鳞环柄菇。 该菌夏秋季于林下、路边、房屋周围的草地上均可生长,一般群生,有时单生,含多种毒性较强的肽类化合物。 自1976年以来,在河北、江苏、黑龙江、河南等多地都发生过大量中毒案例。中毒后发病初期为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随后会逐渐出现肝、肾损害,精神烦躁,肢体抽搐,昏迷等症状,误食后死亡率高。 “夏季野外尤其在雨后,由于湿度和温度适宜,大型真菌(俗称蘑菇)生长速度快、种类多。其中不乏外形美丽、与我们常吃的可食用菌类相似的物种。” 李勃说,“在这些美丽外表下,往往许多是含有有毒物质的致命杀手。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当地人和专业人士也不会轻易食用,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品尝野外采摘的蘑菇。” 广东农妇多器官衰竭抢救13天 事发前吃了山上采摘的蘑菇 家住广东梅县区隆文镇的钟阿姨常年的劳作,令她的身体非常健康,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一顿晚饭后,她突然出现上吐下泄的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医。 当时,钟阿姨病情已经相当凶险,出现烦躁、神智不清、呼吸急促、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 医生追问过往病史,钟阿姨的家人却向医生连连保证,她身体没有其他任何疾病,当为其进行身体检查后,将在场的医生都吓了一跳。 考虑钟阿姨为食源性疾病——蘑菇中毒。随后,被送往重症室抢救13天后才醒过来。 钟阿姨醒来后告诉记者,病发前的确吃了从山上采摘的蘑菇,凭着自己有多年采摘和进食野生蘑菇的习惯,她甚至还拿去卖。 食用有毒野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那么怎么确定蘑菇 是否有毒呢? 用颜色是否鲜艳来判断毒性? 专家指出该说法不太准确 医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 不要再去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因为毒蘑菇和无毒蘑菇几乎无法用肉眼来判别,一旦中毒,极有可能会危害生命。 因此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 就是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划重点 擦亮眼睛 仔细认清 常见毒蘑菇 #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肉白色。 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分布:重庆、清远、肇庆等地。 毒性: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蘑菇中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严重,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灰花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鼻烟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较深。菌肉白色,较薄。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分布:重庆、肇庆、始兴、连州。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中央米黄色至很淡的浅黄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 分布:肇庆。 毒性: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形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后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黄色。 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 分布:乳源、乳阳。 毒性: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 形态:菌盖平展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泽,边缘整齐至撕裂,有弱条纹。菌肉白色,边缘处几消失,无味道,无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 分布:重庆、惠东。 毒性: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疸黄粉末牛肝菌# 形态:菌盖凸镜形至扁凸镜形,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之后,盖色为浅紫红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浅蓝色,无味道,有一股硫磺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 分布:肇庆、阳春、河源、连州。 毒性:毒性较强。 #格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有的大型。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浅灰色、褐灰色至浅褐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状隐生纤丝花纹。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分布:肇庆、曲江、封开、南雄、大埔等地。 毒性:在有些地区市场上被作为食用菌出售,但它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形态:菌盖扁半球形,紫红色至红褐色,不粘,上密覆丛毛组成的覆瓦状鳞片。菌肉白色,伤时变蓝色,后水渍状灰白色,无味道。 习性: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或长于红周树根或马尾松的活树干上或腐木上。 分布:广东、海南。 毒性:有毒。 毒蘑菇中毒后有哪些症状?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性皮炎型等5个类型。 1、胃肠类型 潜伏期一般半小时至6小时,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发热。该型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2、神经精神型 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6小时,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重症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视、幻听、狂笑、动作不稳等。中毒病程为1-2天,死亡率低。 3、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2-6天,死亡率不高。 4、脏器损害型 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5、日光皮炎型 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中毒后怎么自救?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消费者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同时还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还有别忘了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再次提醒 不要采吃野生蘑菇 对路边小摊上出售的来路不明的蘑菇 也不能购买 尤其不要购买、制作和食用 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扩散周知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祛痘~ 阅读原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cache
    Processed in 0.005231 Second.